如果要追问《苔丝》《永恒的爱情》《罗马假日》《茜茜公主》《斯巴达克斯》《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惨案》《廊桥遗梦》《诺丁山》《哈利·波特与密室》《简爱》《巴黎圣母院》《功夫熊猫》《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陪伴了几代电影爱好者的银幕记忆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与中国观众的见面,都源于上海电影的“老字号”品牌——上海电影译制厂(以下简称“上译厂”)。
1950年,在上海万航渡路一间仅有28平方米的车间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开拓者陈叙一带领着十一位“上译人”译制完成了《团的儿子》。该片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儿童节在全国放映,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全国观众的喜爱。
上世纪80年代,上译厂率先吹响了电影“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虎口脱险》《黑郁金香》《巴黎圣母院》等来自世界各国的千余部电影在中国银幕上与观众见面,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回忆,是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实践。
新时代,上译厂通过制作《红楼梦》等“经典名著有声剧”,缔造具有标志性美学特征的世界语言,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作为上海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译厂是上海文化的华丽名片,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上译厂的辉煌历史与崭新征程,是上海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电影的光荣。
今年是上海电影译制厂建厂65周年。上海电影译制厂代表的“上海译制片配音”,译制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译制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样态,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大量译制片的出现,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的雄厚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上海电影译制厂65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这些标志性美学特征、创作范式,与当代全新的传播样态产生融合与碰撞,为“上译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11月18日,“译声言心,守正创新——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5周年学术论坛”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举行。该论坛由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戏剧学院共同指导,上海影协、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电影译制厂原厂长、配音艺术家乔榛,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春萍,上海影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芸,上海影协副主席、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一级演员刘风,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厉震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处吴宗勇等出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学术论坛的主持人、东方卫视主持人贝倩妮是电影译制片翻译家、导演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缔造者陈叙一的外孙女。
沈文忠代表上海市文联,向上译厂老中青艺术家以及广大译制事业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他说,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项全新的事业, 65年来,从筚路蓝缕的开拓者,到勇立潮头的奋进者,再到薪火相传的新生代,一代代上译人用语言的神韵和声音的魅力,让译制片走进了国人的生活和记忆,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和永恒,开辟并推动着译制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和辉煌。期待上海的译制事业和译制工作者,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上译厂65周年华诞的新起点上,为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发展和新繁荣,为增进中外文化互动、互联、互享的新空间和新动能——同心同德、同频同向,无愧时代重任;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无悔使命初心。
徐春萍表示,上译厂在65周年征程中,创造了译制片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至今为广大观众称赞和怀念,其背后独特的美学样态以及成因值得探讨和总结。其一是“天时”,上世纪80年代一大批外国优秀影片进入国门,与普通观众见面;其二是“人和”,上译厂一大批值得尊敬的艺术家,用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和工作,打造了一大批百看不厌的经典译制片;其三,上译厂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期,有一批艺术家创造了一批经典作品,不得不让人探讨背后的成因和规律。一代有一代的艺术,一代有一代好声音,上译厂是老字号,在成立65周年之际,它也需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需要实现自己新的起飞。今天的上译厂面临的是互联网时代,这是上译厂的又一个阔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创新为了守正,守正更要创新。
赵芸在发言中说,65年来,上译厂按照艺术规律,严格操作工序制作译制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影坛的优秀作品,认识了世界级的优秀演员,也让我们认识和熟悉了上译厂一大批译制工作者。五年前,上海影协和译制厂共同举办了“向经典致敬”——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0周年的活动。五年后的今天,同样在文联,我们又共同举办“译声言心,守正创新”——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5周年的学术论坛,从声音建构的历史记忆,探讨配音美学,从青年学者的视角为上译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从舞台到讲堂,改变的是庆祝的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上译厂的一份祝福和期许。
厉震林发言说,上译厂创造的“上译”品牌是上海文化的重要品牌,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上译厂的译制影片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改变了对外国人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最早的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文化最早与世界的精神对话,为80年代的改革开放奠基铺路。应该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有上译厂的一份功劳。上译厂的译制片说的既不是中国话,也不是外国话,是独特的“上译话”,它是迷人的,迷倒了几代中国人,令人念念不忘,它已化为中国人审美的基因和文化的情怀。上译厂的译制片是上海文化的光荣,是中国电影的光荣。
上译厂原厂长、配音艺术家乔榛,上译厂青年演员夏恬和上译厂翻译张悠悠,在论坛主旨发言前进行了现场访谈,回忆上译经典,展望译制事业未来。
乔榛表示,译制片创作的理念就是,字斟句酌、魂的再塑,把外国作者的魂、他笔下描绘的角色的魂以及演这个外国角色的演员的魂与配音演员的魂,四者融合起来,再塑一个用我们中华民族如此优美的语言来诠释的魂,呈现给我们中国的观众。我们要做到“还原”,保持原汁原味。这是上译厂艺术质量的立身之本。为何之前的译制片那么受欢迎?因为质量高,所有创作人员都全身心地投入,从事一个魂的再塑的创作过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外国影片的精髓、创作风格和技法,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如此优美的语言很好地传承下来、弘扬出去。上译厂曾有段低谷期,刘风接过担子时,面临很多困难,他勤勤恳恳、积极开拓,包括创作有声剧,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制作成了有声剧,又把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如《红与黑》《复活》等改编制作成有声剧;还把我们国内的优秀影视剧很好地译制出去,讲好中国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四史讲堂”兼青年学者论坛。青年学者发言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邱乙哲《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美学研究(1949年- 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张大鹏《新传播样态下的上译厂展望》、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胡楠《他者的声音:中国译制片中的“腔”》、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温凯《“此消彼长”:配音艺术的发展探赜》、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许迪声《译制片:一种少儿观众的文化及语言认知途径》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研究员陶赋雯《何以怀恋——声音建构的历史记忆》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程姣姣《新时期译制片对戏曲艺术的影响》、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教师左育《高校影视配音专业现状与思考》、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教师李泽鹏《2022影视配音研究综述》等。
刘风表示,“这个行业很少有这样的理论梳理和总结,感谢在当下能举办这样的学术论坛,这对上译厂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也是我们新的起点。”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发布者:沪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shurenzheng.com/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