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粉色碟子与绿色叶子》,1928-1929年,板上彩粉画,55.9 × 71.1厘米 ©私人收藏

撰文_陈泳潼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1887—1986年)是美国现代艺术的标志性人物,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她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宏伟的自然景观到细腻的花卉图案。在她丰富的创作生涯中,纽约系列绘画无疑是最为独特的作品之一。2024年6月2日至9月22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举办的展览“我的纽约”(My New Yorks)集中展示了欧姬芙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创作的关于纽约的绘画和素描,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她对城市景观的深刻理解,也揭示了她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与探索。这是首次完整展出欧姬芙的纽约系列作品,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深入了解该系列在她整体创作生涯中的关键地位。

从一开始,欧姬芙就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她大胆自信地写信给评论家亨利·麦克布莱德(Henry McBride):“我的纽约画作将颠覆整个世界。”

从欧姬芙对这一系列作品的命名“我的纽约”,不难看出她把纽约,看成了一个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主体。只有建立了连接且熟知的,才能被称之为“我的”。通过她的画作,欧姬芙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物理特征,更捕捉了她与这个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她的画笔下,城市的轮廓和细节仿佛在低语,述说着她与这座城市之间的默契和共鸣。她用色彩和线条,赋予了纽约以生命和灵魂,让观者不仅看到城市的外貌,也感受到她与这座城市之间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连接。这种亲密关系的表达,使纽约系列绘画具有欧姬芙独特的个人印记。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月下纽约街景》,1925年,布面油画,122 × 77厘米,©卡门·提森-博内米萨收藏(Carmen Thyssen-Bornemisza Collection)

初探纽约的艺术表达

欧姬芙在1924年搬到纽约市,开始了她对这座城市的艺术探索。被高耸的建筑所包围,她在寒冷空气中升起的蒸汽迷雾中,目睹了城市在光影交错中的奇妙变化。在1925年创作了第一幅城市景观画作《月下纽约街景》,描绘了她对酒店及其周围建筑的感知,以及它们与自然界元素之间的关系。“我在查塔姆酒店附近看到一个天际轮廓,那里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正是这些建筑造就了这个优美的轮廓,所以我将其素描下来,然后画了出来。”

欧姬芙的新都市题材标志着她创作的转变,但她的美学方法依然反映出她持续的喜好。她继续在形式和色彩上进行实验——将构图元素扁平化,并研究比例和视角的差异,以强调绘画固有的抽象性。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东河与太阳》,1926,纸上彩粉画,28.6 x 71.1厘米 ©私人收藏

视角的转换与构图的创新

欧姬芙在她的纽约系列作品中展示了两种主要的构图类型:一种是仰望这些新都市巨石的谦卑视角,另一种是从高处俯瞰城市的广阔景象。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也赋予了她的作品一种独特的动感和深度。“她拒绝了像查尔斯·希勒(Charles Sheeler)那样同时代艺术家的流行做法,即在作品中将纽约刻画为一个流线型的、无情的几何峡谷。相反,欧姬芙通过将城市城市描绘为有机和无机的结合体,天然和构建的结合体,以此来宣示她的艺术独立性。”策展人Sarah Kelly Oehler写道。

个人情感与艺术表现的结合

欧姬芙的纽约作品不仅是对城市景观的描绘,更是她个人情感的表达。她相信她的画作需要体现她的思想和感受,而不仅仅是记录事实。正如她在1926年所说:“一个人不能如实地描绘纽约,而只能描绘出对它的感受。”这种对个人情感的重视使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她通过探索大气效果和变化的天气条件,戏剧化地表现夜晚的城市,以及与她同时进行的抽象实践,展现了她对城市的多样化理解和感受。

位于曼哈顿的谢尔顿酒店(Shelton Hotel)既是欧姬芙的居所,也是她的灵感源泉,她和丈夫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定居于此,两人都因此创作了诸多以高层景观为灵感的作品。搬进谢尔顿酒店对当时的纽约客来说意味着一种身份象征,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因为欧姬芙是第一批被允许住进该酒店的女性客人之一。本文意图并不在于强调这种身份象征,更不是为了歌颂这一点。尽管许多艺术家将艺术造诣与自我成就之间的微妙关系演绎得充满戏剧性,欧姬芙的作品却透露着一丝质朴的信息,展现了她从生活和观察中提取精髓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抽象性,带着唯美、哲学深思和缓缓的诗意。

“纽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疯狂。节奏越来越快。但乔治亚和我似乎不属于纽约——也不属于任何地方。我们住在谢尔顿酒店的高层……感觉像是在海洋中——除了风,一切都很安静。”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这些画作并不是对城市景观忠实的再现,而是对纽约经历的艺术翻译。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带有太阳斑点的谢尔顿,纽约》,1926,布面油画,123.2 × 76.8厘米 ©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虽然谢尔顿酒店激发了欧姬芙的创造力,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挫败感。在1925年至1927年间,她至少创作了四幅关于这栋建筑的画作,但后来因为对自己描绘这一宏伟新建筑形式的努力不满意而毁掉了其中的两幅。不过,在她认为最好的作品《带有太阳斑点的谢尔顿,纽约》(1926年)中,欧姬芙展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建筑部分被炽热的太阳和上升的蒸汽所遮挡,捕捉到了她在纽约市中心的都市峡谷中对自然恒在的感知。在城市和自然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主题之上,欧姬芙将他们提取并结合,用于探索一个命题:永恒和转瞬即逝。这幅作品中,欧姬芙以独特的方式处理了光与影的关系,展示了她对建筑结构和自然光线的敏锐感觉。太阳斑点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效果,也象征了她对城市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她通过这种方式将观众引入她的视觉世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她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我有两幅新的纽约画作,我认为它们可能是我最好的作品。它们似乎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欧姬芙如是评价自己1926年3月关于谢尔顿酒店的画作。

多样化的艺术媒介与形式

为了表达她对纽约的各种想法,欧姬芙选择了不同尺寸和比例的画布或纸张,这些选择对她的作品至关重要。通过系列创作,她发展出一种复杂的现代主义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她可以在硬边和软形之间自如转换。媒介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她的作品在视觉上充满变化和创新,同时展示了她在艺术表现上的丰富想象力。

欧姬芙的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她所处的环境。尽管她早在1915年就显著采用抽象手法,但她对色彩、形式、线条和构图的实验仍源于她对物体、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感知和关系。无论是对花朵、海藻还是城市主题,她都探索了形式元素的精确排列如何引发情感反应——无论是她自己的还是观众的。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欧姬芙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自由转换,从不将她的艺术探索局限于某一种特定方式。无论是通过画布还是纸张传达她的生活经历,这位艺术家在每一幅作品中都不断调整或重新发明她的艺术语言。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摄影:拉夫·鲁尼(Ralph Looney),©《新墨西哥杂志》

远离城市时,欧姬芙喜欢找到并挑选一些可以手持的小物件带回工作室:骨头、花朵、叶子、岩石、贝壳等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材料激发了她同样广泛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范围。她在万物中得到同样的启示,透过不同的形态看到合一的本质。她将自然形态的精髓提炼为强有力抽象作品的能力,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她成为现代主义的先驱。助理策展人Annelise K. Madsen说道:“通过操纵比例,简化或抽象形态,探索色彩和谐,并进行系列创作,她以类似且同步的方式处理高楼和小贝壳——以及众多介于两者之间的主题。”年复一年,这位艺术家选择将如此多样的作品一起展出。欧姬芙通过一系列实验性语言,创造出超越视觉的感官体验。她的绘画能引发一种超越五感的灵性触觉体验,让观者沉浸于一种深邃的感知之中。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之夜(麦迪逊大道)》,1926年,布面油画,81.3 × 30.5厘米,©波士顿美术馆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抽象》,1926年,布面油画,76.7 × 46.4厘米,©惠特尼美术馆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直线与曲线》,1927年,布面油画,81.2 × 41.2厘米,©美国国家美术馆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白色抽象》,1927年,布面油画,86.4 × 35.6厘米,©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欧姬芙的作品和她的生活一样——简洁、明晰且充满诗意。

回归与重塑

1970年代,已经八十多岁并移居于美国西南部的欧姬芙,最后一次用油画重新描绘了摩天大楼。她将1926年的画作《城市之夜》以巨大的规模重新创作。这两幅作品非常相似,但在后来的作品中,欧姬芙稍微放大了月亮的光芒,并在夜空中画了更多的星星,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在城市中的持续存在。她在这个时候对纽约的描绘表明,欧姬芙认为自己还有未完成的工作,几十年前她离开的城市仍然深深地激发着她的灵感。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城市夜晚》,1926,布面油画,121.9 × 76.2厘米,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至于欧姬芙为何在艺术生涯的最后重返纽约系列创作,并且为何放大自然元素,这些仍然是留给观者的问题。从事实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结合艺术家的生涯来解读她的作品。然而,除了这些可见的层面,还有一个重要却难以捉摸的主观因素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她的创作。为何她会做出这些决定?也许,保留这个问号去观赏她的作品,才能超越史学事实,获得更为丰富的观看体验。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无题(城市之夜)》,1970年代,布面油画,213.6 × 122.1厘米,©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此次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首次完整地向公众呈现了欧姬芙的纽约系列作品,让观者得以看到她闻名于花卉作品之外,并对她艺术生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绘画。在纽约这个创作题材仍被视为男性特权的年代,欧姬芙大胆地挑战了这一荒谬的传统。她不仅成为深刻描绘纽约的女性艺术家,还因此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影响了往后的数代艺术家。尽管展示纽约系列作品曾经面临重重阻力,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现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机会来了解并欣赏这些光芒曾被掩盖的作品。通过观看这些城市景观画作,不仅能了解欧姬芙艺术风格的演进,还能感受到纽约时期的生活对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纽约之夜》,1928–1929年,布面油画,101.6 × 48.3厘米,©谢尔顿艺术博物馆

纽约是一座独特的城市,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这座都市产生独特的连接。一些人被这座城市造就,一些人则无法招架这里的躁动和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新鲜事。欧姬芙像这座城市中的无数人一样,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纽约,同时,纽约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娱乐和灵感的居所。欧姬芙在纽约的时光不仅使她结识了许多对她艺术生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伙伴,也为她后来著名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无限启发。纽约对欧姬芙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私人情感的地方。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欧姬芙画笔下的纽约仿佛刚刚从现代化进程的睡梦中苏醒。东河边工厂烟囱里冒起的蒸汽、麦迪逊大道的街灯,以及高楼里亮起的星星点点,是工业与生活、梦想与平凡的结合。

欧姬芙的这些作品将纽约独特的城市精髓永远地留在了画布上。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乔治亚·欧姬芙与《骨盆系列,红与黄》,摄影:托尼·瓦卡罗(Tony Vacarro),1960年, ©乔治亚·欧姬芙博物馆

“我一直愿意对自己下注——愿意坚持自己是谁和能做什么,即使这个世界并不太认可我。”

——欧姬芙,1950年

正是由于这种可贵的坚持和不顾外界评价的精神,欧姬芙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作者介绍

建筑诗篇:乔治亚・欧姬芙的罕见系列“我的纽约”

陈泳潼,自由撰稿人。曾就职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及多家画廊,拥有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等多家美术馆实习经历。曾任古根海姆博物馆青年藏家协会成员及联合国妇女署纽约分署新兴领导人才(emerging leader)。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

来源: 艺术中国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发布者:艺术认证中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shurenzheng.com/4569/

相关推荐